返回首页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简介?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09-05 11:51   点击:2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简介?

1、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地方部队的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历时66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发起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为“徐蚌会战”)。

战役首歼黄伯韬兵团,继歼黄维兵团,再歼杜聿明集团,解放军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

2、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3、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4、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5、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公元前207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率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并急调上郡的王离部20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六万余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进行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长,战区面积大,军用物资的供应量和伤员的运送量都很大。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一再指示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

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一针一线、一块铜板、一粒粮食节省下来,集中起来,送往前线,人民群众提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豪迈口号。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作战,每天需要粮食300万斤,后来随着战事的演进,每天需要500万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

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甚至不顾寒冬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军衣军鞋。整个战役期间,空旷的皖北平原上,一条条送粮长龙在风雪中行进,构成了一幅气吞山河、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以少胜多 读音:yǐ shǎo shèng duō

释义:以少量的精兵强将,战胜强大的敌人。

出处: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参考资料:人民网-淮海战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百科-以少胜多

二、如何评价「70 个中国文化典故」?

这些都是中国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的精髓,应当大力宣传,让中国人能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而且很多还能在生活中使用,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我们要始终有民族自豪感,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也不能心虚地一直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某些认可,中国确实弱小过,但只弱小了几百年,我们中华民族在东方强盛了几千年,这是西方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如今我们的祖国将依然繁荣昌盛,立于世界,雄于地球。

三、蜜蜂的文化典故?

1.《说文解字》中,许慎将"蜂"解释为:"飞虫螫人者。"把"蜜"解释为:"蜂甘饴也。"这是古人对蜜蜂自然属性的直接认识。虽然蜂蜇人,但是它的蜜却甘甜可口。大自然给蜜蜂本身一个恶名,却给它的分泌物一个褒奖的蕴意。

2.《礼记》记载:"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用枣、小米蘸着蜂蜜给父母吃,让他们享受甘甜的滋味。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笔下的蜜蜂,虽然辛勤劳动,但是最后却便宜了脑袋肥肠的统治者,讽刺了不劳而获的统治阶层的贪婪和残暴,体现了一种悯农的情怀。

四、湛江的文化典故?

湛江历史文化: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代,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

五、兔年的文化典故?

兔子生肖,民间有段“兔子赛跑”有趣的传说。

相传兔子和黄牛是邻居,他俩相处的好,互称兄弟。

黄牛以苦干勤劳度日,有一天,善于长跑的兔子在黄牛面前炫耀道:我是动物界的长跑冠军。

黄牛的心给兔子凉了半截,可心里不服气。

从此,黄牛开始练长跑,到了玉皇大帝排生肖的日子,依然规定,谁先到就让谁当生肖。

兔子和黄牛约定,鸡叫头遍直奔天宫当生肖。

兔子早就跑了,但黄牛随然落后,但他凭着坚韧的耐力和平时苦练的铁脚,一鼓作气跑到了天宫,

六、青松的文化典故?

青松是汉语词语,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表面意思即苍翠的松树,出自《汉书·贾山传》:“﹝ 秦 ﹞为驰道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另一个是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因松树四季常青,故云。出自 唐李白《古风》之二十:“勗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七、秦朝的文化典故?

图穷匕见、完璧归赵、破釜沉舟、约法三章

八、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成语典故?

一丘之貉

汉朝时有一个名叫杨恽的人,有着非常显赫的出身。

杨恽(yáng yùn)

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官拜丞相的杨敞,母亲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千金。

杨敞-西汉时期政治家

在这样的书香门第下,杨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饱读诗书,学问渊博。

汉宣帝即位后,

刘询(原名刘病已,公元前91年—公元前48年1月10日),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

杨恽知道了大将霍光谋反的消息,最先向汉宣帝报告,所以,事后被汉宣帝提拔为平通侯,从此在朝廷里崭露头角。

霍光,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当时,朝廷上下都弥漫着一股贿(huì)赂(lù)、奢(shē)靡(mí)的风气,朝臣只贪图荣华富贵,追逐权势地位,对国家政事和百姓疾苦,一点都不关心,就知道吃喝玩乐。杨恽作中山郎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这些弊病。由于少年得志,又有功劳在身,所以杨恽逐渐变得骄傲自满,与傅长乐(长乐是宣帝非常信任的故友)发生了一场非常不愉快的争执。

有一次,杨恽听闻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便说:“遇到这样一个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才导致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终于亡了国。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就像在同一山丘生长的貉(hé)兽一样,毫无差别,专门信任小人,容纳不了忠臣。”

杨恽这番“古与今,如一丘之貉”的话传到皇帝耳朵后不久,他便被免职查办了。究其原因,便在于他把话说得太绝对,说什么“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一丘之貉,专门信任小人,容纳不了忠臣。”这话搁在哪个君王面前,也会心中不爽的。

——《汉书·杨恽传》

【故事启示】 杨恽着实让我们领略了一把“言辞”的威力。正所谓“一句话天堂,一句话地狱。”杨恽在朝廷中崭露头角,“嘴巴”功不可没;然而,他被免职查办,“嘴巴”却也难逃其咎。生活中,守好自己的嘴巴,把话说得严谨一点,为自己辩护得周到一点,终究不是什么坏事情。谨记一句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成语释义】常用来形容臭味相投的人(含讥讽鄙视之意);有时也用来比喻彼此属于同一种类或层级(具否定意味)。丘,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一种状似狐狸的野兽。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

【活用例句】这些抢劫犯、盗窃犯、诈骗犯都是~,政府相关部门应严厉打击。

【近义】臭味相投、一路货色

【反义】良师益友、患难之交

九、中国历史上最搞笑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穿宽松的衣服,吃五行散。称不上搞笑,觉得挺逗。这五行散,确切地说是一种小毒品。吃了后,浑身燥热,必须行走散步,把热气散出来,才叫五行散,实际上是五石散,掺杂了紫石英,钟乳石,赤石脂等五种矿物成分。

吃了这些药后,皮肤变得过敏,只能穿宽大松软的衣服,头脑兴奋,有时候就疯疯癫癫,胡言乱语。

那时候的文人骚客,大多好这一口,算是当时的上层社会的时尚,就因为吃了药后容易疯癫,或许才是当时他们变相躲避政治迫害的一种无奈选择吧。

十、历史上的笑话典故?

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非常丰富,可以提供人们欢乐和娱乐。源远流长,很多都是因为历史上的一些有趣的事件或人物而产生的。例如《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阴阳生》就来源于唐朝宰相杨炎的故事,而《西厢记》中的“牡丹亭”则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与盎伯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因其趣味性而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例如生活笑话、文学笑话、政治笑话等等。这些笑话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以欢乐和娱乐,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欣赏到许多古代的笑话典故,例如漫画、动画以及网络文学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