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曹嵩之死?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11-25 06:35   点击:22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曹嵩之死?

曹嵩(?—193年或194年),字巨高,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嵩性情敦厚,为人忠孝。汉灵帝时,曾是朝廷要臣,位列“三公”之一。

第一种说法,曹嵩是徐州牧陶谦杀的。

《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打算前往曹操所在的兖州,在半路上,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遂进兵徐州,向东南扩展势力。

《后汉书·曹腾传》记载: 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后汉书》也记载,就是陶谦杀的。

关于被杀经过, 《三国志》注引《世语》记载: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兗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

《世语》说的很详细,曹嵩在泰山华县。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护送曹嵩一家到兖州,也就是曹操的大本营,应劭的兵马还没到,陶谦秘密派遣数千骑兵追杀,当时曹嵩以为是应劭来迎接,没有防备。陶谦的兵到了,杀了曹操的弟弟曹德。曹嵩非常害怕,跑到后院要翻墙逃跑,让他的小老婆先爬墙,可是他的小老婆太胖了,爬不上去。曹嵩于是跑到一个厕所,后来和小老婆一起都被杀,全家都死了。应劭知道以后,非常害怕,弃官投奔了袁绍。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冀州,那时应劭已经死了。

看来,曹操的老爹曹嵩还是一个好男人,危急时刻,居然先让小老婆先逃,可惜,这个小老婆太胖,爬不上院墙,导致曹嵩也失去逃生机会,不过,这曹嵩也是的,你找小老婆,也找个瘦的,苗条的啊?怎么找那么胖的呢?胖女人难道就好看?由此可见,曹嵩选女人也不怎么讲究。要不然,曹嵩早翻墙跑了,也不会死。

第二种说法,曹嵩是陶谦手下的部将张闿杀的。

《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於陶谦,故伐之。

曹操派人接他老爹曹嵩,车辆钱物很多,陶谦派部将张闿带领两百兵士护送曹嵩,走到泰山华、费间,张闿见财起意,杀死了曹嵩一家,带着财物跑到了淮南。曹操因此怨恨陶谦,所以带兵讨伐陶谦。

不仅《吴书》这样说, 《后汉书 陶谦传》记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陶谦为什么要派部将张闿护送曹嵩呢,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讨好曹操,巴结曹操,希望曹嵩能在曹操面前,说陶谦的好话,没想到,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张闿这小子见钱起了杀心,把曹嵩一家杀了,带着钱财跑了。

曹操老爹和全家都被杀,曹操当然要恨陶谦了,古语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曹操肯定要发兵报仇雪恨,否则,曹操还算男人吗?换谁都得找陶谦拼命。

如果陶谦是冤枉的,为何不向曹操解释呢?既然是部将张闿干的,陶谦为什么不在事后派人追杀张闿呢?再说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既然张闿跑了,他的家小应该还在徐州城里吧?陶谦为何不抓张闿的全家,要挟张闿自首呢?好像没了下文。

后来,曹操在讨伐徐州时,陶谦率军还击曹操,青州刺史田楷也派兵救援陶谦,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说,陶谦向刘备求救,然后三让徐州。

再后来,张邈叛迎吕布,曹操和吕布掐起来了,不久,陶谦病死,活了六十三岁,陶谦一死,死无对证了。

二、曹嵩义父?

三国曹操的父亲曹嵩,字巨高,东汉大臣,沛郡谯县人。曹嵩的义父是曹腾,曹腾,东汉宦官。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父曹节,乡党称之。汉安帝时,曹腾为黄门从官。永宁元年 ,刘保被立为皇太子。邓太后诏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伺候皇太子读书,曹腾入选。太子特别与他亲爱,饮食赏赐,与众有异。及刘保即位,曹腾由小黄门迁中常侍。本初元年,曹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迎立汉桓帝有功封侯,曹腾被封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

三、曹嵩的管家?

曹嵩的爹曹腾是后宫大管家,曹操的爷爷

四、曹嵩的养父?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祖籍江苏沛县,《三国志》记载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东汉宦官。

五、曹嵩出生时间?

曹嵩(?—193或194年),男,字巨高,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大臣。曹操的父亲,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

门荫入仕,历任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中平四年(187年),靠着贿赂中官,出任太尉,位列三公。中平五年(188年),受累于黄巾之乱,坐罪免官。

兴平元年(194年),投奔兖州牧曹操,遇害于徐州。

延康元年(220年),追尊魏国太王。曹魏建立后,追尊皇帝,谥号为太。

基本信息

别名

曹忠

所处时代

东汉

出生地

沛国谯县

逝世日期

193年或19

4年

谥号

太王→太皇帝

六、曹嵩活了几岁?

曹嵩活了50岁左右。

历史上没有可资借鉴的出生年月,只有去世的大概年代。曹操的父亲是曹嵩,关于他的身份,正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为人正直,曾在汉灵帝时期位列三公,是真正的要臣。曹丕登基之后,更是追尊曹嵩为太皇帝,曹嵩之养父曹腾为高皇帝。不过关于曹嵩死亡的年份一直都有争端,有说死于公元193年,依据是《三国志陶谦传》,说曹嵩死于193年,是被陶谦所杀,曹操入徐报仇,194年方归。另一说法是死于194年,也是死于陶谦手上,这两个说法,哪个是正确的,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七、曹嵩的儿子?

曹嵩有五个儿子,长子曹操,次子曹彬,三子曹氏、四子曹玉、五子曹德。

曹嵩本姓夏侯,是曹操的父亲,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汉桓帝末年,依靠曹腾的关系,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世,曹嵩官拜司隶校尉。

到了灵帝即位,擢拜曹嵩为大鸿胪、大司农,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

曹嵩并不像养父那样是个清廉之人,多年为官,因权导利,曹家可谓富甲一方。

八、曹嵩兄弟几个?

史书没有记载曹嵩兄弟几个。

曹嵩(?—193),字巨高,沛郡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大臣,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操之父。

门荫入仕,历任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中平四年(187年),通过贿赂中官及捐钱西园出任太尉,位列三公。中平五年(188年),黄巾起义爆发,曹嵩身为太尉,引咎免官。后来曹嵩投奔儿子兖州牧曹操,遇害于徐州。延康元年(220年),追尊魏国太王。曹魏建立后,追尊为“太皇帝”。

九、曹植的典故

曹植的典故:魏文帝的聪明才智

曹植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文学家之一,他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闻名于世。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曹植的典故广泛被引用,成为人们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曹植的典故源于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各方势力角逐不休。曹操是其中之一,他统一北方,建立起了魏国。而曹植则是曹操的儿子,才华横溢,天赋异禀。

曹植的典故最著名的一则是《洛神赋》。这是一篇描述洛水美景和女神娇美形象的抒情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曹植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作为一篇咏史作品,《洛神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他对于国家安定繁荣的殷切期望。

曹植的典故还有一则是《七步诗》。相传曹植在兄长曹丕登基之后,因为曹丕怀疑他有谋反之心,要求他用七步之地的篇幅写出一首诗来表明自己的忠诚。曹植接受了挑战,以他聪明才智写下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令曹丕深感敬佩。

曹植的才情所显现的典故中,体现了他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的一面。他既能够以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写出充满艺术性的作品,又能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化解危机,展现了一个卓越才子的形象。

曹植的典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也成为人们赞美他聪明才智和文学造诣的重要证据。他的作品和典故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如今仍然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曹植的典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他的作品多以寓言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这些典故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道德和人生哲理的凝结。

曹植的典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显示了他对于美、对于人性的独特洞察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的才华和智慧不仅让人叹为观止,更是给予后人以启发和思考。

曹植的典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虽然历史长河中众多的作品逝去,但曹植的典故依然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总结而言,曹植的典故所展现的聪明才智和文学造诣,让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独具匠心,贯穿着对美、对人性的思考,深受后人的喜爱和传颂。曹植的典故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十、曹嵩最大的官职?

       曹嵩最大的官职是太尉。

       曹嵩(?—193)[32],字巨高,沛郡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大臣,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操之父。

        门荫入仕,历任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中平四年(187年),通过贿赂中官及捐钱西园出任太尉,位列三公。

        延康元年(220年),追尊魏国太王。曹魏建立后,追尊为“太皇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