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郑成功的故事(只要故事名称)(3个)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03-18 07:52   点击: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郑成功的故事(只要故事名称)(3个)

郑成功的故事一:年幼器识 郑成功的故事二:剑井 郑成功的故事三:焚儒服 郑成功的故事四:剑潭

二、郑成功有什么故事?

郑成功带兵北上,驻兵在台中县大甲镇铁砧山上时,当时兵队内每个都喊没水喝,口渴难受,郑成功就向上苍祈水,之后,拔出随身的宝剑往地上一砍,水源源不断的冒出,成了一口井,今天这口井依然存在,上头还有于右任先生所提的「剑井」两个字.

三、郑成功的故事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 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船内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赏。他坐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升帆!” 帆升起来了,风儿将它鼓得满满的,船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嗖嗖”地向前飞去。邓芝龙又叫了声儿子,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 “请父亲出上联。”郑成功抬起头来。 “你看对面那只舢板,尽管渔民拼命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所以我以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就是上联。” 邓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呀!原来他语带双关,表面上说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刘邦的参将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利用谐音,完成这个对偶句,实在不易呀!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语音一落,满座叫绝。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表面上说是笛声清脆但比不上萧声和谐,实际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驾下的大元帅狄青,“箫和”暗指协助刘邦治国平天下的丞相萧何。其真意是“武将难比文官”。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邓芝龙暗暗感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似有不妥。从此,他再也不干涉郑成功攻读诗书了。郑成功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四、求‘郑成功在思明’征文题材

成功在思明 昨天已经过去,今天还在继续,而明天将更加美好。 300年前,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这就是思明这一地名的由来。 300年后,2003。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按照厦门市区划调整,思明区由原来的开元区、思明区、鼓浪屿区整合而成,成为厦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区。五年来思明区以目标直指全国强区的气魄,争先创优,开拓进取,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都实现高平台上的飞速发展,为厦门构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区所应有的示范作用。 300年后,2007。80.1万思明人在这片75.31平方公里呈现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地区年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67.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80.5亿元,年比增22.8%;财政总收入由2003年的31.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1.3亿元,年比增22.9%;其中财政收入从2004年起就连续位居全省县市区之首…… 数字是枯燥的,但摆在思明区五年辉煌史的背景上,它又变得前所未有的生动。在200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的评选中,思明区获第17名。跻身全国强区行列的思明区,每项指标表明,其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上游水平。 效益、温馨、和谐、魅力、文明。好字当头谋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统筹协调重实效,文明创建助提升,以人为本促和谐。实践和创新成就了一个宜业、宜游、宜商、宜居、宜学的品牌城区。明珠璀璨,信心百倍,今天的思明区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振翅翱翔,朝着全面推进全国强区建设的奋斗目标,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领先优势,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两个“先行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雄风皓月,鼓浪涛天。 巨人的诞生,总是发生在历史的节点;惊天的变化,永远都将催人奋进。过去的发展成就了一幅壮丽的篇章都是历史的缩影。 300年,思明区成为海峡西岸最澎湃的热土。一座座高楼在思明大地上拔地而起,一条条新修的城市快速路在这片热土上纵横交错,一座座新建的厂房构成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厦门发展的宏大气势、强劲态势和良好趋势,在思明浓缩并升华。 崛起,奋进。强区之路,从五年前开始;强区之路,勇往直前。 昨天已经过去,今天还在继续,而明天将更加美好。

五、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官员( )的官员,并通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 )的荷兰殖民者撤退,而留下的故事

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官员( 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通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 )的荷兰殖民者撤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