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贝多芬的写作素材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3-07-03 19:21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关于贝多芬的写作素材

1.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败给了吴王夫差。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打败了吴国。相反吴王夫差生活安逸,沉迷于酒肉与美色中,最终亡国。(正反例子)

2.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遭受了宫刑之辱,写出了《史记》

。(正面例子)

3.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不向命运低头,扼制命运的咽喉,成为不朽的音乐家。(正面例子)

4.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又聋又哑,但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正面例子)

5.刘备的儿子刘禅继承王位后,不思进取,整天过着安逸的生活,最后被魏国灭亡。最可悲的是被俘虏以后乐不思蜀,忘记了亡国之痛。(反面例子)

二、关于贝多芬的散文作品

贝多芬:双耳失聪,写下《欢乐颂》等广为流传的曲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列举贝多芬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三、有关于贝多芬

贝多芬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穿着讲究,目光犀利而且准确,眼中有一股奇异的力量,反映出他内心思想的丰富。他渴望美满的婚姻,却遭遇失败,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写出了一系列的辉煌作品。

后来他不幸耳聋,但他在肉体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贝多芬是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但他却把欢乐给予世界。

四、关于贝多芬的著作

肖邦,是一位浑身散发着浪漫气息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他所创作的音乐优雅动人,如诗般优美,所以,肖邦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因为肖邦的作品旋律性极强,情感朴实,内容丰富,并且创作手法极其细腻,广为人们所喜爱。所以,孩子在学习钢琴时,也对肖邦的作品爱不释手。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十首肖邦的钢琴作品,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提高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

夜曲Op.9 No.2

夜曲一般指的是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

圆舞曲Op.64 No.2

圆舞曲有时音译为“华尔兹”,用于社交舞会,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玛祖卡舞曲Op.59 No.3

玛祖卡舞曲是波兰乡土舞曲的一种,具有轻盈、飞快的风格,节拍大多为每小节三拍。其作品旋律精练,富有诗意。它的速度比圆舞曲慢,通常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每个乐句常常收在第二拍上。第一拍往往包含一长一短的两个音符。

叙事曲Op.23 No.1

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练习曲Op.10 No.4

练习曲是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肖邦的这首练习曲是一首以练习重音为目的的练习曲。手指速度的练习曲,复杂的右手,同时左手有很多大的跳跃。

波兰舞曲Op.40 No.1

肖邦的波兰舞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情绪昂扬、气魄宏大,富于戏剧性;另一类情绪悲壮、细腻优美,富于诗意。这首是胜利凯旋的进行曲,它歌颂了波兰民族斗争的光辉业绩,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作品之一。

前奏曲Op.28 No.4

前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肖邦的这首前奏曲短小精炼,充满了忧郁与思乡之情。

谐谑曲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乐曲。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的特征,常用于奏鸣曲的第四乐章。从肖邦开始,谐谑曲被用作独立的器乐曲,类似一种浪漫主义的音诗。

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这一作品是肖邦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肖邦作品中,难度最高,音乐内涵最丰富的一部作品。第一主题开始时进行曲风格,但不久便雾气茫芒,加入了悲叹,美丽崇高的第二主题冲破悲叹,又诱导出如歌的旋律。

f小调钢琴协奏曲Op.21 No.2第一乐章

肖邦一共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而这一首协奏曲由肖邦在华沙独奏,举行首演。苦涩而柔美的爱情小夜曲余音未绝,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欢舞行列。这不是对于无望爱情的规避,而是将恋情融于热。

五、关于贝多芬的小诗

词是德国诗人席勒,曲是贝多芬。 《欢乐颂》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席勒的《An die Freude》最早创作于1785年,并收录于隔年出版的杂志《Thalia》中,这首诗是共济会的诗歌。 席勒于1803年对《An die Freude》进行修改,删减了部分词句,贝多芬在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所使用的歌词,便是以席勒1803年版本的《An die Freude》为基础。

六、关于贝多芬的文案

1.她的歌声真好听,像是余音绕梁再现世间。

2.歌声,是多么的神奇,它不需要叙述故事给我们听,只要听着曲子的旋律,就知道作者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3.女兵的声音中有一种银铃般的清脆,同时又似乎蕴含着一种“沙沙”的伤感。便如同那木管乐队中的短笛与萨克斯交替演奏一般,始终与五十来号人的声音若即若离,并与四周的月光,以及官兵们当时的心境达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同时,又如甘露般随着月光倾洒在刚种上的菜叶菜茎上,给一垄垄的刚被赋予生命的小菜地平添了三分生气。这些还不够,用心聆听,我似乎还听到了歌声中隐隐流露出一种矛盾,有激励伤感眷恋遗憾,以及幻想。

4.耳边同时放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歌声时而婉转动人如山涧中的潺潺流水;歌声时而激情澎湃如大海的滚滚浪花;歌声时而忧郁悲伤如林黛玉望月伤悲看花坠泪

5.霎那间我的心也随着那歌声一齐起伏歌曲似乎与我的内心产生了共振让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

6.一首好歌,往往可以唱得人泪雨纷飞,唱得人如痴如醉,唱得人激情澎湃,唱得人热血沸腾。

7.她唱歌时,听得人全都入了迷,仿佛就置身于歌里的大自然中。

8.歌声如同一泓潺潺的细流洗涤了你的心灵;歌声如同一缕灿烂的阳光照亮你的心扉;歌声如同一阵微微的春风拂去了你的悲伤……

七、关于贝多芬的诗句

问:欢乐颂作者是贝多芬?答:对的。《欢乐颂》曲作者是贝多芬。

贝多芬青年时期便想为席勒的《欢乐颂》谱曲,它的诗句传递了当时的时代理想:建立一个以自由、欢乐为底色的理想社会,全人类在响彻云霄的合唱中建立完美的兄弟情谊。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创作酝酿达20年之久,在这20年的人生动荡中,他吸收了康德的哲学和共济会的兄弟理想,历经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中希望的诞生和毁灭。“人类啊,帮助你自己。”贝多芬以此核心塑造着他最后的音乐史诗,在黑暗的时代颂扬席勒对自由的书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