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三国时期的曹操的贬义评价?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03-15 11:12   点击: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曹操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曹操少年时期就酷爱学习,特别是军事方面的著作,他非常喜欢,还把许多兵书上的要点摘录下来编成一本《兵法摘要》,为他以后叱咤风云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他年轻有为,不畏强权,有政治魄力。曹操不畏权贵,连当时皇帝的宠臣蹇硕的叔父也被他打了,从此整个洛阳城内无人敢胡作非为了,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注重法治的人。

曹操南征北战,平定北方。从公元193年起至200年,曹操先后征服了北方军阀势力陶谦、张邈、吕布、刘表、张绣等人,特别是在官渡一战,以不足2万之兵击败拥有10万精兵的袁绍,随后又剿灭袁绍的两个儿子,汉朝北方终于在曹操的奋战下结束混乱局面逐渐安定了下来。

在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是褒贬不一,包括诸多史学家在内,都是一样。因为曹操此人真的是恨者恶之,爱者亲之!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看历史读历史的时候,都是带着自己浓重的个人主观色彩去看待,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诸多争论和讨论。曹操此人算是争论比较多的一个历史人物,在野史或者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奸诈狡黠之徒,称之为汉贼。

在仔细的了解三国历史之后,我认为曹操是一个雄才英主,一生没有做背弃名节的事。有人说这是曹操为了博取名气,赚得天下人拍手称快。到这只是人们的臆想,当时的曹操还是一个一心想报效汉室的少年,因为曹操自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对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事还算是懂得。曹操看透了当时的世界,认为继续靠着诸多名士清谈改变不了天下,为此他打压士族,唯才是举,却得罪了大量的士族,边让,荀彧等士族代表的死,差点给曹操的政权带来致命打击。

曹操仕途大起大落,多次被贬谪,自己对朝廷更是无比失望,他痛恨贪官污吏祸害地方,也痛恨奸人祸乱朝政,他希望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变这个国家。 因此曹操毅然选择了艰难的道路,他起兵与诸侯会盟,更是主动挑战强大的董卓,他一心为了讨董大业谋划,可此时我们看到曹操尴尬的一面,他没有威信,没有话语权,关东诸侯没有人把他当回事,联军讨董无疑是改变曹操一生的事情。

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意识到了实力的重要性,后来曹操靠着自己的努力,顺利统一了北方,可他也渐渐背离了自己的初心,曹操一生并非称帝,所谓的汉室江山,也等于是他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操全才的本事不傲骄,有大才的人固有一个毛病“恃才傲物”,但曹操没有。他打出的选材旗号就是“唯才是举”。所以,他的身边才能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操活着时,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了。捏死汉献帝比踩死蚂蚁还简单!即便如此,曹操也还是没有学王莽!

宁愿只当魏王,名在皇帝之下。有绝对的实力,而不要那些虚名。不是谦虚是啥?慷慨的气魄不掩饰,文学史上,只有苏轼父子可与曹操父子相提并论。曹操的诗篇可是在马上征战、操劳国事之余的信手拈来。依马吟唱就能成千古名篇,这份文学才华让多少专业文人汗颜、心惊?虽然在帝王诗歌序列里,通常把李煜奉为词帝。但李煜的诗词大失帝王的气度胸襟,曹操的诗才是帝王该有的慷慨气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