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十二位乘客》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04-09 06:22   点击:2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十二位乘客》

第十二位乘客

列奥斯劳

这只白色瓷制的猫,有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摆在壁橱最上面一层,约翰穿过客厅走向厨房时,厌恶地朝它瞥了一眼。

杜伊正在洗碗槽边忙着,看样子她已经先吃过早餐了,桌上放着给约翰留的一份,约翰心里自然明白,匆匆吃了块面包,喝了半杯咖啡就离开座位站起来。

“今天,我要搭船到特慕冷叔叔那儿。”杜伊说道,她显然正等待着约翰的回答,然而他却不作声,只点个头,转身就走了。脚步声沿着楼梯一路响下去。

约翰过街时,没有像以往一般,转身回望年轻的太太,就连拐入街角之前,也忍住了回头的冲动。

他实在不能原谅杜伊,她简直太让人失望了。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发生口角,全都是这只白瓷猫惹的祸。那些钱本是省下来准备买汽车的,至少是一个上好轮胎!

约翰到现在一直没有钱买车,天天搭公车到轮船公司上班,他觉得自己在同事堆里显得格格不入,当别人谈论马力、活塞时,他一句话都插不上口,因此迫不及待想早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子。

想不到昨天一回到家里,就发现壁橱上多了只猫,他诧异的程度不难想象,杜伊花了那么多钱买了这只瓷猫,因为她“喜欢”它。这笔钱是叔叔送的,杜伊没有把它存入他们的“购车基金”当中,反而搞了个只会沾染灰尘的东西。在约翰的眼里,它既不中看,摆在壁橱里还嫌占地方,简直太令人讨厌了。

杜伊颇不以为然,她争辩说,屋子里不只该有家具,也该有些令人赏心悦目的小摆设。约翰对她的意见表示难以苟同,两人一语不合,就为这只有对琥珀色眼睛的白瓷猫大吵了一架,之后,谁也不理谁。今天早上,约翰下定决心不和杜伊说话,直到她自己认错。

当约翰到达轮船公司的办公室时,港口正笼罩在一片潮湿的雾气里。一个上午的时间好像永远过不完似的。约翰的思绪一直绕着杜伊转,当他正想做点什么借此转移注意力时,突然被一阵持续不断的警笛声打断了。

他从窗口看到海防队鲜红得刺眼的小船疾驶到河心,船头溅起泡沫般的浪花,尖锐的警笛声还夹杂着汽船呜呜作响的低沉信号。不久轮船公司里跑腿的男孩冲进办公室激动地叫着:“开往特慕冷的轮船翻了,在河中被拖船撞翻了!”

约翰不禁打了个冷战。杜伊不是说过她要搭船到特慕冷叔叔家吗?而这艘船每天只开出一班。

约翰用颤抖不已的手握住电话听筒,拨了家里的号码。电话没人接,铃声不断地响着。

约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办公室,跑向港口轮船停靠的码头,挤过一群群跟去看河上救援工作的人。

出事地点有一大片很明显的油污,在那附近,除了海防队以外,还有几艘汽船。从水中被救出来的乘客,个个紧抓着缆绳和救生圈。救护车已经停在码头上待命了,救生艇也慢慢地驶靠岸边。

约翰好不容易才挤到港口警卫的旁边,警卫仔细听他叙述之后,很有把握地说:“乘客应该全部获救了!你用不着为你太太担心!”

落水的人都被送上岸了,最后渡轮的驾驶也上来了,他数了数乘客,一共有9位男士,两位女土,他不解地摇着头。

“我明明卖了十二张船票!”他说,并仔细地打量被救上岸的人。“开船前有个年轻的太太上了船,但是她不在这里!”

约翰紧紧抓住他的手臂,问道:“她的头发是卷的吗?”

“我记不得她的头发是不是卷的。”渡轮驾驶回答,“不过她把大衣上的风帽扯得很高。”

约翰呆住了,杜伊确实有件带风帽的大衣,这回错不了了,她一定是渡轮上的第十二位乘客。

约翰心跳加速,悔恨交加。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杜伊今天早上一直等着他的原谅,但是他却头也不回地走了。为什么他一点都不体谅她,连她买只白瓷猫的喜悦都要剥夺,他实在太自私了,一心只想到自己。

人群又起了一阵骚动,人头朝着小艇慢慢停靠的防波堤攒动。一个女人被人用担架扛上岸来,湿淋淋的黑色短发上沾满水草,“她还活着,”护送她的医生说,“我们送她去医院。”

约翰松了口气,杜伊并没有上船,担架上那个女人他并不认识。约翰挤出重围,沿着河岸走了一段后跳上一辆计程车,对司机说了家里的住址。

当他奔向门廊时,看到他前面有个身影正要上楼,“杜伊,”约翰跑向她,将她搂进臂弯,紧紧地抱住。此刻他才发现杜伊怀里抱着一个包装好的盒子。

“你上哪儿去了呢?”他急忙问道。

杜伊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我刚才到我买瓷猫的那家店铺去啦。我想把它退掉,因为你讨厌它。可是不能退货。”

“不!”约翰说,“把它留下来,它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有价值的白瓷猫,因为它,你没有过河而逃过一劫。”

在他们走进屋里的时候,约翰告诉杜伊今天早上发生在河上的一切,然后接过那只有琥珀色眼睛的白瓷猫,打开包装纸,把它放回壁橱的最上面一层。

【抱歉,说实话我没懂你问的问题,我只是把原文复制下来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偶遇》的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偶 遇

(德)安妮特 · 库恩

在那个寒冷秋日的早晨,为将某套画册最新发行的一期纳入囊中,我踏上了去帝侯路方向的地铁。

去程如往常一般平淡无奇。广播喋喋不休地播报,观光者们大声讨论着面前摊开的地图上五颜六色的地铁线路,一些乘容身上还残留着昨夜的气息。

而一次令我迄今难忘的遭遇——与那个人的偶遇,则发生在返程途中。

这座城市最大的一家书店让我不虚此行,我兴奋地拿着刚到手的画册,沉迷在封面独特的图片中,直到一阵大声喘气与物品摩擦的声音让我惊觉。

就是那人。

他不厌其烦地将很多口袋摆放在身边。

他饱经风霜的面孔一大半埋在蓬乱如草、长度及胸的胡须下。一头长发看起来久未沾水纠结成毡,垂将下来。灰色的衣服肮脏不堪,鞋子看起来已承载他走过了相当长的路程。

他坐在我对面,专心整理他的那些行李。我的注意力则回到了画册上。起初他制造的噪音很小,后来却越来越大。我抬起头来,向他那边望去。

他似乎没注意我,因为他正忙着收拾东西。突然一把刀从他衣袋里被抽了出来——一把将近20 厘米长的刀,刃口带着锯齿。那一刻,周围谈话的乘客忽然都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被他震惊了,时间在那一刻仿佛停滞。

我的心脏开始嗵嗵乱跳,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行大字标题:

“一号线发生血腥惨案!十七岁女孩罹难,现场惨不忍赌!”或诸如此类的东西。本城发行量最大的街头小报一定会为我们拟好文章标题的。

我的膝盖发软,脑子里瞬间如同涨潮一般:我该怎么办?跳车?跑路?能去哪儿?在行驶的地铁中几乎无处可逃,这谁都知道 …… 拿手里的画册做盾牌?或者做武器?要不干脆假装昏倒?

我也无须考虑太长时间了。他继续在袋子间摸索,最终,从里面掏出半块面包。

我呆看着他,目不转睛,他发出一声满意的长叹,用那把长刀切下一片面包来。

我咬紧嘴唇,恐惧的心情被想笑的冲动取代,肚子里一阵阵纠结。

在众人缄默的目光下,他又从自己身边的宝贝里拿出一样东西,这次是一盒黄铜色的罐头。

他打开罐头,一股刺鼻的鱼腥味立即遍布车厢,他仿佛没事般取出其中一块。我相信那是鲱鱼罐头。他又把罐头鱼平放在那块刚刚切下的面包上。

他咬了口面包,嚼着,直到发觉整车的人都在看着他,一个个目瞪口呆。

“怎么了?”他含糊不清地嚷着,鱼肉和面包的碎屑掉在地上,“出什么事了?”他向那些站在门口的人转过头去,喊道,“你们没见过吃东西还是怎么的? ”

这时,我终于没忍住,笑出声来。明天的小报看起来不会有“血腥杀戮”的报道了。

他只不过是想在一个暖和的地方享用一顿饭,对他而言,这地方就是地铁。

他看到我在笑,不解地嘟囔了几句,继续吃。

一些乘客开始下车。很难说他们是真的到了目的地,还是仅仅为了躲避充斥在车里的鱼腥味。我依然坐在原处,打量着他,想瞧瞧他如何将为了吃饭而翻得一团糟的东西,当然,包括那把刀子,重新归置到那堆袋子里。

这时他又拿出一个小瓶,倒出几粒药丸放进嘴里,干咽了下去。我不禁好奇:也许那是止痛药?或者是镇静剂,兴奋剂,晕车药?

忽然,我们四目相接。他的眼中清楚地映出了我。几秒之久,我们就这么互相看着。然后,他耸了耸肩膀:“要及时吃药,你也要记住啊。”

他的脸歪歪扭扭,大概是在微笑:“一定要及时。”

我点点头,内心被某种东西触动了。

几分钟之前,这位流浪汉似乎还有害死我的可能,现在呢?

时间仿佛加速溜走。

列车来到了科特布斯大街,也就是现在叫做席恩兰街的地方。他要下车了,他抓起身边的东西,站了起来。

“回见,走好。”我听见自己说 。

“回见,走好。”车门处传来回答,在他与他的那些口袋消失在车站之前。

列车继续前行。

到家之后,我又翻了会儿新买的画册,然后将它放在书架上。时至今日,我已记不得那天还干过什么,也许对我而言,那是不错的一天。到了晚上,我大概如往常一样,在温暖、柔软的床上躺着。

有时我会想起他,也许他已经不在人世,尤其是当我看到那本旧画册时。

( l)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这篇小说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描写了“我”在地铁上的一次偶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节奏急缓得当.具有一定的戏剧性。

B .本文故事发生在“我”的回程途中,作品开头却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了去程的情景.如此安排只是为了凸显故事的真实性。

C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我”见到他拿出刀后的恐惧,主要就是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来表现的

D. “‘他’喊道,‘你们没见过吃东西还是怎么的?’”,在“他”看来,地铁车厢里的人们实在是少见多怪,而且怀有敌意。

E . “有时我会想起他,也许他已经不在人世,尤其是当我看到那本旧画册时”,这样的结尾含蓄地暗示出“他”已不在人世。

(2)小说第 9 段“一把刀从他衣袋里被抽出来”这一情节的设置有什么作川?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和其他乘客一样,也缺乏对“ 他”的同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