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名胜古迹或者景色的传说作文?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03-17 14:22   点击:1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樊川位于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南接终南山太乙谷,北至韦曲镇。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后,将此地封给大将樊哙,作为食邑,樊川由此而得名。今樊村即为当年樊哙花园遗址。

    滴水由南向北,贯穿30里樊川。两岸阡陌纵横,田畴交错。每至春日,杨柳吐绿,桃花怒放,如霞似锦。夏日荷花绽放,别有一番江南水乡情韵。在汉、唐时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许多达官贵人在此拥有庄园、别业,真可谓轩冕相望,园池栉比。樊中部的杜曲和北端的韦曲是杜、韦二族的世居之地。著名诗人杜甫的先祖杜预就曾居住于此。诗人杜牧和弟弟中进士以后曾作诗说: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丹桂一时芳。唐代诗人崔护在此演绎了一段爱情佳话,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华商博客 z&L1w@$k7Y.d6w

    唐代,许多著名宰相多居于杜曲与韦曲之间。他们在公务之余,徜徉于楼阁亭台之上,流连于佳木花卉之间,优游宴饮,极尽繁华。

    历代诗人在樊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韦庄《过樊川旧居》、郑谷《闻所知游樊川有寄》、杜牧《晚秋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钱起《题樊川相公制业诗》等等。贞元(785~804)末,擢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杜佑有佳林宇,古木幽邃、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临晋公主驸马郑潜曜也在樊川西侧神禾原莲花洞周围建有别业,杜甫曾亲临其地,写下野寺垂杨里,春晓似水间。美在多映竹,好鸟不归山的诗句。

隋唐时期,樊川不仅是风景名胜之地,而且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当年樊川僧侣云集,寺院林立。如樊川八大寺:兴教、法幢、牛头、华严、兴国、禅经、洪福、观音;再如青禅、天池、至相等寺。历经千年之后,这些名寺如今除了少数几座仍然香火不断外,其余或沉寂无声,或已被破坏殆尽,难觅昔日香烟缭绕、梵音袅袅的繁华。

01、法幢寺

 法幢寺,原名云栖寺,位于长安区申店乡瓜洲村西北神禾塬北坡下,与牛头寺对峙相望,北距西安约13公里。《咸宁县志》载:瓜洲村有云栖寺,即指该寺。华商博客r D2OWg?He RXs

该寺之所以得名法幢,是因为由长安区义井乡普贤寺移来陀罗经幢存放在寺内,曾名为义井寺,后改为法幢寺。

    法幢寺为密宗佛寺。寺院内原有一尊高达五米的石佛像,据兴教寺常明法师讲,此系密宗石雕佛像,价值可与敦煌佛像相比,极其珍贵。石雕佛像早先立于寺院前半坡上,佛头不知何时被打掉,只留一残躯。整个石雕佛像线条流畅,肌肉丰腴,双足丰满有力,是当年云栖寺遗物。20世纪70年代初,依神禾原畔修筑通往樊村的公路,石雕残像被土方所压,尚有半截外露。后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击,已完全被坡上冲刷下的泥土淹没。 

    解放前,寺院占地面积颇大,当地群众称之为十八亩地。该寺原有前殿、后殿。后殿建筑规模宏大,殿内正中塑有释迦牟尼佛像,佛身全部贴金,这尊佛像塑工精湛,艺术超妙绝伦,不仅是樊川诸寺,就是在陕西全省寺庙中也是极为少见的。1970年瓜洲村社员将佛像搬毁。据该村一村民讲,他当时见过一本书,内有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字样。佛像搬倒以后,社员也将前后佛殿拆除,将能用的材料盖了学校。华商博

兴国寺

据《长安县志》载,兴国寺位于杜曲镇和东西杨万坡之间。《咸宁县志》载:兴国寺在夏侯村西,离城30里。唐三藏香火院。宋代更名延兴寺。寺前有古柏两株,约三四抱有余,估计为唐柏。寺内有清代大殿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l939年,陕西教育厅在兴国寺遗址上,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兴国中学,以清代遗留下来的三间大殿做图书馆,第三任校长李瘦枝先生为寺院门楣上题写了唐兴国寺匾额。华商博客S S#Mn ^A

    兴国中学1949年停办。解放初,西北军政大学、西北艺术学院先后以这里为校址。此后曾长期为西安美术学院校址。

    禅经寺位于樊村乡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与华严寺相对,北距西安约l8公里。《咸宁县志》载: 小章(江)村有禅经寺。《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禅经寺在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杨嗣复迎养父于此(见《杨氏家谱》)。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杨嗣复及其父杨於陵是唐代人,按此记载,似乎是杨嗣复父子于此建寺,但此记载又说: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不知何故。后人以为可能该寺原是杨嗣复家庙,后到宋仁宗时其族人将其予以佛寺。

    民国时期,禅经寺仍有庙宇,郑维翰《心园集·樊川图志》小江村条记载:近村,丛柏森立,古禅静(经)寺尚在。时有门房七间,东西廊房各四间,正殿五间,内奉佛像及十八罗汉泥塑。解放后,小江村村民将寺庙拆除,建成一座小学。

4、洪福寺

据《长安县志》载:洪福寺位于樊乡西樊村与岳村之间的神禾原北崖,以诸神普降洪福而得名,与少陵原畔的兴国寺相对。据传建于唐代。民国初年,尚有山门三间、楼房三间以及僧舍等建筑,正殿祀玉皇、无量、黑虎、灵官;楼房中间祀菩萨,另有二十八宿及八大金刚等泥塑,其建筑毁于20世纪60年代。

5、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长安区樊村乡凤凰嘴北南樊村西,距西安约20公里。据《咸宁县志·祠祀考》载:南樊村有观音寺,观音寺......在城南三十五里樊村里。该寺背靠神禾原,面对滴水,与少陵原畔的兴教寺遥遥相对。因祀奉观音菩萨而得名。

    史料记载:樊村,村有五,当樊川中央,惟观音寺琳宫堂幽。据说在抗日战争以前,该寺尚有三座大殿。前殿为三开间,中供圣关公像,两侧为关平和周仓持刀站像。殿内有壁画,画为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中殿五大间,正中塑有如来佛金身像,佛像背后金光闪闪,顶上有金翅大鹏,口衔金丸,展翅欲飞,栩栩如生。后殿为五间大殿,较之前两殿更加宏伟壮观。正中莲云上,供奉观世音菩萨像,两边为眼光菩萨和送子菩萨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塑工精细、姿态各异。十八罗汉身后有彩绘壁画衬托,更显法像庄严,如入仙境。该寺除以上三大殿外,寺东尚有一空院,中植花草竹木,并有墓圃,供寺僧劳作,游人观赏。寺后有二三十亩地,为寺田产,由僧人耕种,以供寺需。

抗日战争中,观音寺大部分被驻军拆毁,残存殿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殆尽。存物荡然无存。今天,该寺遗址上为一座砖厂。

    青禅寺位于长安区王莽乡南寨村附近,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明成化二年(1466)重修,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两侧暴露于地表的建筑倒塌堆积层厚约l.5米。现存唐代造像碑、明代成化二年(1466)重修青禅寺石碑各一通,明代石狮1对,石构件、龟趺、石佛像各一件。唐代造像碑,汉白玉质,高l.3米,宽0.55米,厚0.23米。碑阳浮雕8层,53尊小佛像(多数已残),碑身中部文字已风蚀模糊,难以辨认。

    天池寺,位于长安区太乙镇蛟峪村东南侧的蛟峪山上,因靠近仰天池而得名。始建于隋代,称龙池寺,唐初更名普光寺。至明代洪武(13681398)年间开拓御道,扩建为上、下两院,当时有殿宇和僧舍百余间。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七架梁。殿内有人物、花卉壁画;另存明正德八年(1513)铁磬两件,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铁钟一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普光上院碑一通。殿前立明代重修普光吉祥禅寺残碑一通。殿南有明正德八年建砖塔一座,为六角七层楼阁式,高20.3米,底层边长2.3米;塔身饰有假板门、方窗和卷窗,层间叠涩出檐,施砖雕斗拱,额枋及菱角牙子,檐角缀风铃;塔顶铁质塔刹现已拦腰折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