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和同学竞争的作文400

来源:www.jojo99.com   时间:2024-03-15 14:52   点击:1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我和同学竞争的作文400

初入中学时,我常常有几分惶恐。且不说面对那些从无了解的中学老师和陡然增多的数门功课,仅是那坐满了一教室六十几张陌生的脸就够我辨认好一阵子。偏偏在这所中学里又再也找不到一个我小学时的同学,更不要说朋友了。处于无奈,我便做起了少年老成,上课时,必定身坐直、书放正、目不斜视。课间休息,或手拿书本,好像认真拜读;或一人独步,好像怡然自得。但不争气的耳朵却忍不住总要去“偷听”那些亲密朋友的谈话。本有心加入他们行列,却又怕碰上一鼻子灰,薄了自己的脸皮。哎!活得好累! 开学之初,首节语文课, 梁老师出了《新学期的打算》作文题。我深知初次作文来不得半点马虎,便一改小学那种先左顾右盼,再踏营探路的做法。便正襟危坐倾尽全力做起文章来。次日,上语文课时,梁老师突然直呼我名,“下课后来办公室一趟”。不知老师找我干啥?下课后,我诚惶诚恐来到老师面前。老师对我和同来办公室的叫雷磊的同学宣布:“从你们两人之中选一位同学参加开学典礼‘新学期的打算’的演讲。”经过小小的竞争,我荣幸地当选了。当我好不容易从惊喜中恢复过来,才来得及细细地端详那位叫做雷磊的女孩。只见她圆圆的脸蛋上那双大眼睛正对着我淡淡地笑着,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落选而生气。她坦然地对着我说:“听说你也是一个人来这个学校读书。你家住在哪里?”当得知每天上学放学能与我同路时,她高兴地跳了起来。这一天,我们谈了很多,从老师谈到同学,从学习谈到个人的兴趣爱好。我们就像一对非常要好的老朋友一样。我暗暗的庆幸,为自己交上了一个好脾气的朋友而高兴。 然而,雷磊的好脾气是极有限度的。那天,我们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看她那副当仁不让,滔滔不绝,伴着手势的“演说”,大有一股不说服我,绝不收兵的劲头。从这天开始,我对雷磊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一起玩耍,她会表现的和蔼可亲、大度忍让。但对于学习中的问题她却显得认真、固执、决不退让。 我渐渐地明白了我和我的中学同学之间也会成为好朋友和亲密的伙伴,但在我们之间却有一种小学时感觉不到地竞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如果你觉得有的地方不行的话,可以改动一下 也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作文

你好,

作文标题可以这样写:《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十几年来,中国家长似乎没人不知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教育口号,这句话也确实诱惑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从小奋战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导致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现在,大家把这句话视为让人误入家庭教育歧途的始作俑者,恰恰折射出对孩子成长与教育的一些基本认识的缺失。

父母如何认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

我一直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教育要从小抓起,要特别重视孩子0至6岁甚至0至3岁的教育,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了。如果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认知,这句话就没有值得批判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出生的那一天抓起。一句话如何能掀起滔天巨浪?关键在于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对“输”和“起跑线”这两个关键词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只有认识了什么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什么是“输”或者“赢”,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少一点焦虑,多一份理性。

最近,中国教育报围绕着对这一教育口号的认识和相关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对家长发起调查,短短的两天时间有3000余名家长参与。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识还是存在着差异的。

“您认同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有19%的家长表示认同,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从小就该努力竞争;有29.2%的家长比较认同,认为社会竞争十分普遍,但高中甚至大学才是竞争的起跑线;有51.8%的家长不认同,认为孩子按自己的发展成长就好,不需要参与竞争。

“您认为哪里是孩子的‘起跑线’”,23.6%的家长认为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天;6.2%的家长认为是幼儿园入园;13.2%的家长认为是小学入学;17.5%的家长认为是中学以后;39.5%的家长认为没有“起跑线”。

“您认为人生跑道的终点目标是什么”,8.3%的家长认为是有地位,出人头地;2.9%的家长认为能赚钱,比身边大部分人有钱;88.8%家长认为是做幸福的普通人。

“您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怎么理解的”,4.7%认为人生是一场竞争,孩子从小在各方面就应该比别的小孩发展得好;3.4%认为孩子从小就要注重学习各种知识、发展智力,早识字、早会算术,才能不落后;91.9%认为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注意教育,但不是把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调查的这个样本都是对家庭教育非常关注、特别热爱学习的家长群体,并不代表中国家长的总体情况。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上述4个问题的看法大家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上述4个问题其实反映的是家长的育儿观,其中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怎样认知孩子的成长。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认知会导致家长在孩子出生后教育行为的巨大差异。一个把孩子的成长当成一场竞争的家长,就会从孩子一出生就陷入焦虑之中,盲目地让孩子学这学那。

在我们的调研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您认为父母重点努力应该是哪个方面”,答案有3个,一是做足够的经济投资,尽量不让自家孩子的条件比同龄人差;二是尽力找社会上最好的资源、最好的辅导培养方式,尽量让孩子多才多艺、优秀出众;三是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引导其健康成长。家长育儿观的不同导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认识也不一样。父母们一定要知道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